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底蕴,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正德厚生,树帜立学,积淀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厚重的文化。学院始于1953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历经政治教育系(1960年)、马列主义教研部(198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部(199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2001年),2011年5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成为直属学校独立的二级机构。2015年12月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体制机制。学院1959年起招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1984年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配备齐全。设党委书记1人,院长1人,副书记1人,副院长3人。学院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对应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形势与政策、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研部,并设政治教育系。此外,学院还设有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统一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单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依托单位,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讲师13人、助教1人;另有兼职教师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含兼职),硕士生导师3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1人。形成了以党政领导引领、专家教授带头、专任教师为主、思政骨干为辅的多元师资体系。
学院的学科建设起步早、平台高、优势明显。1984 年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革命史)、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全国仅6家),2006 年获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准设立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江苏省首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江苏唯一);同时,该学科也是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第一、二期(江苏唯一)建设学科,并直接入选第三期建设项目(江苏唯一A等级)。学院于2016年获批江苏省首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成为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唯一)。在第二轮全国学科评估中(2008年),位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6名,处于该学科全国排名前9% ;在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2012年),继续位列第6名,处于全国排名前5%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2016年),获得等级A(江苏唯一),位列全国2%—5%。
学院拥有省部级研究基地6个,包括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
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鲜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充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建立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形成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本科生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即:“网络化学习机制”“认知性课堂讲授”“互动式学习体验”“过程化教学评价”“科学化教学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解决了高校本科生思政课教学中“学生”怎么“学习”、“教师”怎么“讲授”、“师生”怎么“互动”、“成绩”怎么“评价”、“教学”怎么“管理”五个问题。该项目2012年入选江苏省首批思政课教学改革示范点,201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2015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其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成果奖全国唯一),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有2名教师主讲课程入选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1名教师主持的“形势与政策”课被遴选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2人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有1人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标兵”,有2人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有2名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
学院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教育部项目18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和青年项目18项,省部级重大及重点项目10项。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5篇;在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出版著作43部,其中《道德资本论》出版英文版、日文版和塞尔维亚文版。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30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8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
学院积极推进理论研究宣传和社会服务。5人入选江苏省理论宣讲专家库,1人入选教育部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团,2人入选江苏省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团,1人入选江苏高校马克思主义院长宣讲团,1人入选江苏省委组织部党课名师培育工程培育对象。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解决思政课优质资源短缺问题。广西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0省市15所高校以协议转让形式采用该教学模式,并以“援疆”方式在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等高校推广使用。
砥砺奋进新时代!学院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新优势,不断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财税与管理”培训班
一、学校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成为江苏省研究生院试点单位。目前,学校正着力建设“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并为今后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省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其中随园校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凉意袭人,古迹林立,红墙青瓦,参差挺立,古木环绕,幽深曲折,苍松翠柏,小桥流水,诗意盎然,历来为众多文人墨客所流连,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
我校设有专门培训基地海苑宾馆,此处绿荫处处,鸟语花香,环境宜人,宁静雅致,徜徉其间,令人心旷神怡,实为学习交流、休闲放松之绝佳去处,热诚欢迎贵单位来我校学习考察!
二、项目概况
1、培训主题:税务系统管理干部及业务骨干“财税与管理”培训班
2、培训目的: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放松心情、交流感情
3、培训内容:
(1)财税管理干部知识拓展专题
结合我国及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形势,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总体特征,着重剖析我国及我省税收发展趋势,重点探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税收矛盾、征管策略等深层次问题,权威解读国家及地方新税收政策;同时开展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扩展及修养课程,包括政府绩效管理(行政伦理)、公共危机处理(舆情处理)、行政礼仪、心理疏导、行政强制法实践、国学修养等一系列内容。
(2)税务业务骨干知识提升专题
结合我国及我省财税政策、法规、条例,分析税收现状及征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探讨、解决基层税务征管人员面临的复杂问题,重点解读新的税收政策,强化业务培训,重点包括审计与税务、财务分析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营业税改增值税解读、上市企业税务征管、税务征管策略等众多专题。
4、培训人数:每期 50 人
5、培训形式:专家讲座、现场讨论、考察交流
6、培训时间:总计时间10天(具体日期待定)。
7、组织形式:采用专题项目负责制,按照班级培训形式,安排集体活动
8、培训地点:南京师范大学培训基地海苑宾馆.
9、住宿地点:南京师范大学培训基地海苑宾馆.
10、颁发证书:授予《南京师范大学税务系统管理干部及业务骨干 “税务与管理”培训班》结业证书
三、培训日程安排
管理干部培训日程安排表
日期时间内容主讲专家
第一天7:00早餐
08:20学员集合
08:30~08:50开班典礼、合影留念
09:00~11:30当前我国和我省经济形势分析资深教授
11:40午餐
14:00~16:30税务管理资深教授
17:30晚餐
第二天7:00早餐
09:00~11:30新税收政策解读省地税局领导
11:40午餐
14:00~16:30行政伦理资深教授
17:30晚餐
第三天7:00早餐
09:00~11:30财务管理资深教授
11:40午餐
14:00~16:30行政强制法及其他法规讲解资深教授
17:30晚餐
第四天7:00早餐
09:00~11:30行政礼仪资深教授
11:40午餐
14:00~16:30公共危机管理资深教授
17:30晚餐
第五天7:00早餐
09:00~11:30领导干部形象塑造资深教授
11:40午餐
14:00~16:30政府绩效管理资深教授
17:30晚餐
第六天7:00早餐
09:00~11:30书法与修养资深教授
11:40午餐
14:00~16:30财务新视角资深教授
17:00~17:30结业典礼
17:40晚餐
第七、八天二天社会实践
备选课程半天我国税收发展趋势资深教授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资深教授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资深教授
国学智慧资深教授
中国和平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资深教授
管理心理学资深教授
领导力与领导艺术资深教授
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资深教授
管理道德与管理效益资深教授
总体性方法与组织形象管理资深教授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深教授
辩证思维与思维创新资深教授
道德资本与资本道德资深教授
执行力与管理创新资深教授
备注:培训课程根据实际情况或要求可能有所调整
四、报到及返程方式:
培训学员自行选择交通方式,于各期开班当天,在南京师范大学培训基地海苑宾馆办理报到手续。培训期间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
各期考察结束日,安排大巴车车站接送。
五、组织及服务工作
1、管理组织:我院采用专项培训工作领导负责制,由院领导担任培训工作小组组长,全面指导、协调各项事务,由专人负责培训人员的联系、接待、讲座安排和后勤保障工作,以人为本,全程服务,与培训单位密切配合,尽可能地满足培训单位及人员的各项需求。
2、专家组配备:我院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人员结构完善,本着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原则,我院聘请了南师大资深的教授学者,又安排了校外有丰富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的各领域专家,包括政府机关领导、兄弟高校教授以及知名企事业单位技术专家等,参与此次培训工作。
3、服务安排:此次培训实行全程一条龙服务,住宿、餐饮、交通等有专人负责,早餐、午餐、晚餐均为桌餐,住宿分标间、套间等,并有专人全程为培训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六、其他事项
1、请填写《2012年XX培训班报名表》(附件1),在当期开班前10个工作日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传送至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双方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培训协议书(具体见附件2),在当期开班前10个工作日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传送至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七、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15号楼继续教育学院。
邮编:210097
联系人:孟老师
电话:025-84804071,83598134(办公室),13952092309
83598134(传真)、84801074(传真)
电子邮箱:nsmb@163.com QQ:1198432311
附件1
培训班报名表
培训班名称:
单位全称:联系人
通讯地址:联系方式
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备注
培训时间、地点、食宿等相关事宜的大致要求:
附件2
培训协议书
甲方: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乙方:
培训项目:“财税与管理”培训班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开办培训班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双方权利义务
甲方权利义务:
(一)负责提供培训课程、内容,安排专家讲座。
(二)负责提供培训设备、场地,提供学习用品。
(三)负责安排餐饮和住宿事宜,安排人员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四)负责协调在宁期间培训学员学习、交流事宜(具体见培训日程表)。
(五)负责安排考察活动。
乙方权利义务:
(一)负责组织培训班学员,向甲方提供培训学员单位及个人信息。
(二)负责安排学员及时来宁参加培训。
(三)负责承担培训费用。
(四)负责培训班学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负责考察活动的组织工作,自行承担因考察行程、项目更改产生的费用。
(六)甲乙双方各自独立承担民事及法律责任。
二、费用及结算方法:
(一)乙方应向甲方交纳_ (大写), 元(小写)(含餐饮费、住宿费、专家讲座费、参观考察费等)。
(二)费用于开班前十天直接汇至甲方的专用账户上。
(三)培训班开班前十天内,乙方应将学员报名表(含电子版)发送甲方。
(四)乙方培训学员个人产生的费用由其自行承担。
(五)如增加约定之外的其他培训、考察项目,甲方负责安排,乙方承担相关费用。
三、协议书的生效
(一)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二)本协议有效期限为_ 天,自_ 年_ 月_ 日起至_ 年_ 月_ 日止。期满自行作废。乙方如需继续合作须在期满前一个月内提出书面续约申请,经甲方同意后双方另立协议。
甲方(盖章):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乙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 月____ 日 _________年____ 月____ 日